过年
发布时间:
2016-03-03
作者:
朱梦阳
来源:
浏览量:
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由于家庭成分不好,经受过两次土改与十年文革的洗礼,家庭一贫如洗,加之我们姊妹多,经济非常拮据,但是我们不失童真与欢乐,要想大快朵颐必须到过年的时候。不管家贫家富,小孩梦着过年,是我们那代人的普遍现象。
那个年代属于计划经济,一到腊月,母亲便张罗着给我们姊妹买布做新衣服、做新鞋、买一些糖果收藏起来,遗憾的是我们不能早早地穿上新衣新鞋,要等到大年初一。那时,我们会掰着指头算,盼望除夕早日到来。盼星星、盼月亮,在煎熬中终于到了大年三十。
三十日大早,我便急急忙忙起床,从父亲手中接过鞭炮,点燃一根香,打开大门,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在鞭炮的欢响中捡起个别没响的炮竹藏起来作为和朋友一起玩耍的信物。好不容易等到中午时分,父亲虔诚地祭完天地祖宗后,母亲端出精心烹制一大盆团年菜及几样小炒,大盆菜中有鸡肉、猪肉、油炸豆腐。父亲母亲首先从中挑选出又肥又大的鸡腿和鸡翅膀分给我们姊妹,在父母的祝福与鼓励声中,惬意地喝着香气四溢的甜酒、大口吃着到现在都认为是最好吃的鸡腿与其它菜肴,觉得是满满的幸福。
俗话说“三十晚上的火,元宵晚上的灯”,吃完中午的团年饭后,姐姐、妹妹和我便开始忙碌起来。我们把父母做的块煤搬进堂屋堆起来生年夜火守年夜。听长辈们说,以前有一个叫“年”的猛兽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会出来抓人,但它怕火。因此,我们附近的小朋友们来到我家围在大火旁,一边嗑瓜子、一边猜谜语,有的跳毽子、练拳……在最欢快、最无束中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天刚蒙蒙亮,母亲将我们姊妹叫回家里,将折叠得有棱有角的新衣服拿出来给我们一一换上,给我们穿上新鞋,母亲总是要细心地帮我整理一下穿的新衣服和戴的新八路军帽子,仔细地看看我穿的新鞋合不合脚,觉得满意之后接着唠叨要讲卫生、讲礼貌、不要和小朋友吵架等,我在母亲的念叨中拔腿而跑,加入小朋友拜年的大军中。然后一家一户拜年,每到一户说“新年好、给您拜年啦”。所到之家均拿出糖果塞进我们的口袋。
就在这样无忧无虑之中度过了童年。及长、结婚后,觉得这样的快乐已经尘封。
现在,我觉得过年的心情又已砰动。常年在外漂泊,昔日身手矫健的父母已是满头银丝、步履蹒跚;昔日活泼撒娇的伙伴们已长大成人,对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每到腊月,激动的心不再平静,尤其是看到朋友们纷纷回家的时候,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心在飞翔,渴望早日回到家里,陪爸爸妈妈喝杯酒,讲讲外面的故事,聊聊童年时的快乐,烧一些热水,帮父亲、母亲洗洗脚,一大早起来,做好饭菜之后到父母床前叫一声:“父亲、母亲吃饭了……”。
相关文件
相关新闻
2023-08-12
2023-08-11
2023-08-11
2023-08-11
2023-08-05
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