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 水火风光并举 毕节能源经济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
2020-10-22
作者:
来源:
贵州省能源网
浏览量:
近日,黔西青龙煤矿,工作人员在智能综采工作面控制台触摸屏上轻轻一点,一键启动了井下无人值守、有人巡检智能采煤模式。
“十三五”以来,毕节市深入推进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紧紧围绕“立足煤、做足煤”总体思路,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煤矿“两化”改造成果显著。电力产业水、火、风、光“四电”并举,形成多元化发展的能源经济格局。
2019年,全市煤、电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3%。煤、电行业税收占工业税收的45.4%,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立足煤做足煤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毕节市煤炭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13.65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一半以上。
2019年,全市煤炭产量4555万吨,同比增长7.78%,电煤供应占全省供煤量的41.72%。
“十三五”以来,毕节市坚决淘汰煤矿落后产能,截至2020年9月,已关闭煤矿153个,淘汰落后产能1866万吨/年。
同时,加快培育释放优质产能,目前在建煤矿35处,产能1770万吨/年。织金肥田煤矿一期已建成投产,金沙龙凤、谷里煤矿、织金文家坝二矿等大型矿井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煤矿产能规模达到1.2亿吨/年,其中中型矿井占比达到60%以上,平均单井规模达到40万吨/年。
从2017年起,毕节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8年底,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建成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复杂地质条件下薄煤层智能化采面;全国第一个开展透明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工程性试验。青龙煤矿在矿井生产辅助系统无人值守、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安全生产风险智能监测预警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毕节市正常生产煤矿机械化率达92.93%,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达86.79%,煤矿采煤机械化、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今年5月,《毕节市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立足煤、做足煤的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煤矿单井规模将达到60万吨/年以上,形成煤矿产能结构以60-90万吨/年中型矿井为主导、120万吨/年及以上大型矿井为引领的格局。同时,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推进中石化织金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建设,推进纳雍2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核准,规划新建一批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
水火风光并举
清洁高效电力多元发展
2016年5月,威宁平箐光伏电站成为全省第一座光伏电站正式投运。截至今年8月,该县新能源装机达到300多万千瓦,已形成全省最大的光伏风能发电基地。
去年底,威赫电厂(2×66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获批国家电力示范,将有效解决高硫无烟煤高效、清洁利用的世界级难题。
今年8月29日,贵州金元威宁百万新能源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正式开工,11个项目装机82万千瓦,装机规模和项目数量均排在全省首位。
“十三五”以来,毕节市坚持水、火、风、光“四电”并举发展,并进一步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调整电源点布局,建立适应新能源接入和能源布局需要的现代化电网。截至目前,全市电力装机容量为1472.9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015年的26.2%提升到目前的34.8%。到今年底,将新增投产威宁、纳雍、赫章等1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清洁能源发展进一步优化。
2019年,全市发电量4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用电量累计10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3%。
煤层气勘探开发提速
“三废利用”成效明显
今年4月23日,黔西新田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大方绿塘煤矿、金沙大龙凤煤矿、织金文家坝煤矿作为全省第一批“三区联动”综合抽采煤层瓦斯示范矿井项目加快推进。
截至目前,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在织金县已实施50口煤层气参数井,单井日产量最高达4500立方米。贵州天然气能投在大方县羊长坝镇钻探煤层气井36口,已投产的16口井单井日产气量在1200立方米以上。北京奥瑞安公司在文家坝煤矿实施了5口测试井,其中2口井单井日产气量2500方左右。
“下一步将以织金、纳雍、大方、黔西、赫章等地为重点,加快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毕节市能源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到2025年,毕节市将建成瓦斯抽采钻井579口,地面煤层气产能达3亿立方米,产量1.5亿立方米。
在“三废利用”方面,截至8月底,全市74个煤矿建成瓦斯发电站,总装机容量25.26万千瓦,瓦斯利用率达到50%,煤矸石利用率为89.97%,矿井水综合利用率为66.32%。
展望未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毕节将做优做强煤炭“一个支柱产业”,加快煤矿“两化”改造,深化“三废利用”,加快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三气开发”,不断推动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件
相关新闻
2023-11-24
2023-11-23
2023-11-23
2023-11-06
2023-11-03
2023-11-03